難忘的姑爺節,春晚煽情掩蓋悲情;跨越半球,19歲港青隻身逃美;八五抗爭,港警打人!中大理大保衛戰,差點被?!母親啟蒙:變態國家的青年有責;為避秋後算賬,果斷背井離鄉【李沐陽 新聞看點02.13】
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今天是美東時間2月12日,大年初一,星期五。中港臺的時間,現在已經是2月13日星期六,大年初二了。
記憶中的「姑爺節」
大年初二,在我們老家那個地區,還有一個叫法,叫「姑爺節」。就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女婿,不管路途遠近,都要帶著準備好的禮物,回娘家去拜年,看望岳父岳母。
在一定意義上說,這一天比大年三十還要熱鬧。而岳父岳母也是早早的準備好各種美味食品,有的甚至過年都沒捨得吃的東西,就等這一天拿出來,招待兒女們。
沐陽的家庭是一個大家庭,我父母有7個子女,沐陽是最小的,上邊有一個哥哥,5個姐姐。所以小時候,我是最受寵的。當地有長輩說沐陽是在蜜罐裏面長大的。
後來我們都成家了,都有了各自的小家,平時不太容易湊到一起。我的父親過世比較早,母親一直跟著我們。但是過年,母親要到大哥家,這好像也是我們當地的風俗。
母親在哪,姐姐們就去哪。所以到了大年初二,5位姐姐都會到大哥家相聚。7個家庭在一起,包括孩子們在內,20多口人。孩子們玩耍,大人們說笑,那個熱鬧勁就別提了,幾乎是年年如此。
沐陽的太太家也是個大家庭,4位姐妹,一個弟弟。我們在這邊聚完之後,馬上要去太太的娘家,因為那邊也已經聚在一起了,就等我們了。
沐陽的岳父岳母也是農村人,非常的淳樸善良。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所以準備的飯菜既豐盛,又非常對大家的胃口。
沐陽很喜歡吃岳父親自蒸的饅頭,很大很鬆軟。所以每次回家的時候,岳母都要給我們至少帶上幾個。用我們當地的一個說法,這就叫「一個姑娘半個賊」,意思就是女兒會把娘家的東西帶走不少。其實我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疼愛吧!
在我的母親過世後,我們出國了。從此,和父母、兄弟姐妹們的團聚,都成為了記憶。
在我們出國之後的幾年中,沐陽的岳父也離開了人世。現在岳母也到了耄耋之年,身體狀況差了很多,記憶力也不太好了,很多事情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提起我們這對漂泊在外的女兒女婿,岳母還能想起來。每次提起,岳母都會流淚。
今天又是女婿節,我們還是不能回國去看望老人家。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向岳母拜年,遙祝岳母身體健康。
大家都知道,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中共不允許在外的人們回家過年。所以國內的兄弟姐妹們可能也很難湊到媽媽身邊了,這對盼望團圓的老人來說,是一個心理上的打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裏罵中共,隱瞞疫情真相,讓病毒傳遍世界。現在又採取這種極端措施,硬生生的割斷了人們的親情,但是中共卻聲稱「勝利了」。
春晚歌頌抗疫勝利 煽情掩蓋悲情
估計沒有多少人還看大褲衩的春晚了吧?中南海後宮那點事,看了還不如不看。估計有,很多也是為了吐槽。
收到一位大陸網友的email,他告訴沐陽,央視春晚要多垃圾有多垃圾,都是為中共歌功頌德、塗脂抹粉的。網友舉了一個例子,說裡面有一個叫《陽台》的小品,就是把中共製造的惡,宣傳成了中共的成績。
我在YouTube上用2倍的速度看了一邊,發現這還真是一個非常煽情的東西。尤其是最後的部分,那個社區志願者拿著揚聲器宣布,「4月8日,我們這個城市要解封了!」
然後人們都迅速湧出家門,相互擁抱,並且說「我們勝利了!」。後面的大屏幕同時配上了武漢解封時的場景,還有人們激動的表現。然後那個志願者大聲說,「2020年,我們走過來了。2021年,我們會一直走向勝利!」
中共用這個小品,打造出了一派喜樂的情境,完全不見了武漢人當初的悲苦與淒慘。2月6日是李文亮醫生的週年忌日,在這個小品中,看不到李文亮的任何蹤影。
這個小品設定的是大樓居民之間的活動,但是武漢當初在陽台上敲臉盆向外求救女孩,那個故事在小品中也沒有任何痕跡。
武漢市民余全紅曾經熬過了封城的76天,那段孤獨又艱難的日子,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質問「對於那些被隔離的人、家裏有人死去的人,什麼叫勝利呢?這個字眼,用在他們身上,合適嗎?只是政府和工作人員感覺勝利了,要歡呼」。
余全紅認為,不用政府人員這麼絮絮叨叨的,應該由真正受苦受難的病患,還有他們的家屬,親自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余全紅對自由亞洲說,「以前社區的這些人基本上就拿錢吃飯,沒啥事做,養著他們。突然來了疫情,他們是沒有準備的,初期有很多問題,包括醫療設備、生活資源。(春晚)應該邀請那些受傷害的人。還有很多孤兒啊!不給梳理渠道,,痛苦會伴隨未來的歲月。那些年幼的孤兒,他們該怎麼辦?」
其實這場疫情,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不同影響。在紐約封城的時候,我平生第一次戴上了口罩,一直到現在,已經成了出門必做的一個事項。
我當時拍下了自己戴口罩的照片,留在一份記憶。後來我跟兩位美國政府的人聊天,曾經說起這件事,當時非常感慨。我說在中國大陸的時候遭受中共的迫害,現在到了美國了,仍然在遭受著中共的迫害。
那兩位美國人聽完我的這句話,他們對視了一下。然後其中一位美國人指了指自己的口罩,笑著對我說,「我們這些美國人不也是一樣嗎?!」
我跟大家講過,當初出國就是為了追求自由。我相信在海外的華人當中,應該有不少跟我一樣想法的人。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香港年輕人追求自由的故事。
為自由,19歲港青隻身逃美
我要講述的這位年輕人,出生在香港,只有19歲。他既能說英語,也會講廣東話,還可以說普通話。1月10日,他從墨西哥穿越美墨邊境進入了美國,現在落腳在加州的洛杉磯。
經歷了一個月的磨合之後,他使用化名「香港錘佬」,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他說自己不能使用真名,也不能公開真面目,否則的話,他在「香港的爸爸媽媽會有很大的麻煩」。
香港錘佬的這種擔心,跟沐陽有些相似。昨天我在節目中說,很少給國內親人打電話的原因,就是怕給他們帶來麻煩。沐陽不敢給國內親人打電話的原因,是因為我每天都在做新聞看點,天天都在揭露中共。那麼香港錘佬的擔心從哪來呢?

大家應該對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不陌生吧?這個香港錘佬就是反送中和平抗爭中的一位「勇武派」。
反送中開始是在2019年3月,當時香港錘佬還不到18歲,高三馬上就要畢業了。6月9日那場震驚國際的百萬人大遊行,他已經考完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
我知道國內很多的學生,在高考之後會選擇外出旅遊,釋放一下高考所帶來的緊張壓力。香港錘佬也是這樣,他原計劃要外出遊玩,然後可能會報考香港警察。但是如火如荼的反送中運動,使他放棄了旅遊計畫。他參加了那場百萬大遊行,並且成了香港警察口中的「暴徒」。
香港錘佬說,自己當時就是個小蘿蔔頭,但他覺得香港的事情更加重要。「勇武派」為了向當局施壓、促使當局改變態度,經常對香港的親共商家搞「裝修」。也因為這些,中共的宣傳機器和香港當局把這些善良的香港人塑造成了「暴徒」。
截止到2020年11月30日,香港警方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先後抓捕了1萬多人。從11歲到84歲,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

八.五抗爭,被警察打爆了肝臟
香港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