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高法院不幫忙,川普還有王牌嗎?美國面臨四大危機,總統特別權力可解圍?(2020.12.13)


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今天我們要繼續跟大家來聊美國大選,聚焦在一項重要主題:

上訴最高法院受阻 川普還有王牌嗎?

我們知道,德州檢察長在12月8日向最高法院提出訴訟案,指控爭議四州,也就是賓州、喬治亞州、威斯康星州以及密歇根州,他們的選舉過程出現違憲情況,這起訴訟不但獲得18個州檢察長的支持,也被川普稱為「大案子」。

不過,最高法院在11日傍晚做出裁決,拒絕受理這起訴訟案。法院裁決非常簡短,認為德州缺乏「司法上可以認知的利益」去介入其他州的選舉工作。簡單說,就是認為德州缺乏足夠的資格起訴其他州。


因此,這項裁決出爐後,讓川普陣營感到失望,川普當晚在推特上表示,「最高法院實在讓我們失望,沒有智慧,沒有勇氣!」


川普還說,「最高法院對於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選舉舞弊毫無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只是「地位」,這使得總統很難根據案情提出訴訟。」

好,最高法院拒絕受理,讓川普陣營失望,但同時也讓拜登陣營相當高興,左派媒體們甚至宣稱「川普翻盤夢碎」、「已經無力回天」。真的是這樣嗎?恐怕還未必,這一點我們稍後再來談。


另外,我們要強調一點,雖然最高法院拒絕這起案件,不過最高法院是從憲法上來認定,其他州的選舉程序跟德州沒有關係,所以德州沒資格提這案子。但這不是說最高法院認定這四個州的選舉程序是合乎憲法的,也不是說選舉舞弊的問題不存在,這是兩回事。


所以,目前還有幾起關於各州選舉舞弊的案件,已經送到最高法院,包括喬治亞州、密歇根州以及亞利桑那州的案件都在等待最高法院回應。


好,我們要先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最高法院會拒絕受理這起大案件?有幾種可能性。


首先,這起案件涉及的是憲法問題,因此大法官們一定會從他們的專業立場來解讀憲法條文,再認定這起案件是否應該受理。那麼不同的大法官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與標準,所以大法官們可能依據他們的專業判斷,認定不應該受理這個案件,這是第一種可能性。

不過,這起案件有兩名大法官認為可以受理,只差再有兩位大法官同意,就可以正式立案。這也表示,這起案件其實不是完全「不在理上」、不是完全不可成立的。


第二種可能性,是最高法院可能認為,這個案件重要性太大,牽涉的問題層面太廣,不但會影響未來四年的總統人選與國家社會的未來走向。如果接下這起案件,不但會讓大法官們備受各界壓力,而且不管怎麼判,可能都得背負半數美國人的批評,因此大法官們不敢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把門關上。


第三種可能性是大法官們,特別是保守派、也就是傳統派大法官們可能遭受左派勢力的恐嚇威脅,威脅他們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安全。這種可能性的確不能排除,為什麼?大家知道,這次美國各地都有證人站出來指證選舉舞弊或者相關疑點,但許多證人馬上就受到騷擾、恐嚇與威脅。

而且,就在最高法院才剛剛宣布拒絕受理沒多久,德州檢察長就立即收到聯邦調查局(FBI)的傳喚,指控他涉嫌濫用職權與收賄。大家想想,最高法院才剛給出答案,FBI就立即要調查德州檢察長,這個時間點實在太緊湊,讓人不禁懷疑,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預謀規劃,是左派勢力的刻意報復。

那麼為什麼左派勢力能夠這麼快速地「報復」德州檢察長?是不是左派勢力已經知道最高法院會怎麼做、或者他們有把握最高法院會做出他們想要的裁決,所以才提前佈局好這一切行動流程?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排除大法官們可能遭到人身威脅的可能性。



但是,不管最高法院是因為什麼理由拒絕了這項訴訟案,這次裁決結果很可能會讓許多美國民眾對司法失去信心。因為選舉舞弊的證據與證人在美國各地不斷出現,而且四個爭議州的選舉程序確實可能違反憲法規定,但是最高法院卻以「其他州選舉工作與德州無關」為理由,拒絕這起案件。


某種程度,這反映了最高法院沒有勇氣承擔這起案件,沒有勇氣面對這次總統大選的舞弊與政變風波,所以找個不痛不癢的程序性理由,把球踢回去。那接下來,可以想見,各州地方法院看到最高法院都不願管了,那麼各地也就很可能會消極對待,那麼這場選舉舞弊的真相,就無法獲得調查釐清。


所以,不僅川普批評最高法院「沒有智慧、沒有勇氣」,民間也對最高法院沒能捍衛憲政民主的表現感到失望,德州的共和黨黨部更發出了一項激烈聲明,提議各個願意遵守憲法的州,應該團結在一起,組成新的聯盟體制。言外之意,是準備脫離聯邦體制,自己組成新的政治聯盟體。


當然,這個主張會不會擴大發酵,還有待觀察,但是不可否認,用來捍衛美國社會的法治體系,現在似乎膽怯了、退縮了,不敢調查這場規模空前的選舉舞弊,這勢必會讓人民感到失望與悲觀。如果效應繼續擴大,不排除美國可能會走向分裂、甚至內部衝突。


所以,接下來,川普陣營還能通過什麼方式,來調查釐清選舉舞弊的真相?川普還可以打什麼牌,來爭取公平的選舉結果?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 中場休息

不過,我們先輕鬆一下,來看一幅有趣的政治漫畫

畫面中間、拿著棒子的人,您可能覺得挺眼熟,沒錯,他就是近日在網絡上爆紅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翟東昇。


翟東昇是習近平的智囊團成員之一,他因為在11月29日演講時,公開吹噓中共利用金錢滲透,搞定華爾街與美國政客,也搞定了拜登家族。他的這段爆料談話,還被川普轉發在推特上。


這幅漫畫,可以看到翟東昇看起來是得意洋洋地想要拿起釘棰敲打川普,但沒想到,他的釘棰卻打到自己人,打到總加速師與拜登的頭上了。相當傳神。


好,再來看川普還有什麼牌可以打、有什麼招可以出。我認為,川普目前還有三張牌可以打。


第一張牌是法律戰,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公開作戰路線。川普雖然在法律戰場上屢戰屢敗、但是他沒有放棄,又繼續「屢敗屢戰」,畢竟他是美國總統,他要捍衛這個國家的憲政與司法體制,所以川普很可能會盡力走完法律程序。


即便最後法律戰失敗了,至少也可以向外界證明,司法體系對這次的國家大選舞弊、或者大選政變行動,是無能為力的。


目前除了律師鮑威爾、林伍德有案件送到了最高法院,川普律師朱利安尼也透露,川普已經批准了推出「B計畫」,要在爭議四州以及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提起新的訴訟案。

不過,法律戰最大的考驗就是「時間」,12月14日,各州選舉人團就要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因此時間上是相當緊迫。除非法律戰能在1月6日之前,成功促使最高法院要求爭議州撤回對選舉結果的認證,否則1月6日國會就要清點並且認證選舉人票了。

川普可以打的第二張牌是國會戰。當1月6日,國會要清點選舉人票時,如果眾議院與參議院,各有至少一名參議員與眾議員,反對某一個州提交的選舉結果時,就會觸發國會兩院全體投票的機制,由兩院投票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州的選舉結果。


我們假設,這四個爭議州的選舉結果都被國會否決了的話,那麼就等於拜登的選舉人票會減少62票,也就是從306票減少為244票,雖然還是比川普多,但由於雙方得票都沒達到270票、也就是沒有過半數,那麼就會觸發憲法第十二修正案。

憲法第十二修正案規定,如果候選人沒有人得票數過半的話,就要由國會來選舉總統。眾議院負責選總統,參議院選副總統。而且眾議院的選舉機制會改變,總統不是由435名眾議員來選,而是分成50個州的代表團,每個州一票,每個州由當地的多數黨議員來代表投票。


也就是說,這個州如果是共和黨議員佔多數,就是由共和黨來投這一票。那根據這次的國會改選結果,共和黨在50個州裡,主導了26州,過了半數,所以理論上應該是共和黨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