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歷史上的今天(1月1日)

前4713年:中午12點儒略日開始計算。


前153年:羅馬執政官職務開始。


前45年:羅馬共和國開始採用儒略曆。


前42年:羅馬元老院在凱撒死後,使其神格化。


193年:佩蒂奈克斯即位羅馬皇帝。


379年:該撒利亞的巴西流逝世,該撒利亞主教。(約330年出生)


404年:東晉將領桓玄正式稱帝,國號楚。同年二月,以東晉舊將劉裕起兵討伐桓玄,五月桓玄被殺。


404年:在羅馬最後一次角鬥士比賽紀錄。

羅馬競技場(FeaturedPics/Wikipedia)
羅馬競技場(FeaturedPics/Wikipedia)

630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帶領軍隊向麥加進發,兵不血刃就奪取了這座聖地。


898年:厄德一世逝世,法國國王。(約865年出生)


976年:南唐後主李煜被俘,南唐滅亡。974年,宋太祖發兵10萬討伐江南。南唐皇帝李煜幾次想議和。趙匡胤說:「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990年:基輔羅斯採用儒略曆。


1085年:《資治通鑑》編成。


1387年:查理二世逝世,納瓦拉國王。(1332年出生)


1395年:王弼逝世,明朝開國大將。(生年不詳)


1431年:亞歷山大六世誕辰,羅馬主教教宗,1493年為葡萄牙與西班牙劃定殖民擴張分界線「教宗子午線」。(1503年去世)


1438年:阿爾布雷希特二世加冕為匈牙利國王。


1449年:羅倫佐·德·麥地奇誕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實際統治者,也是學者、藝術家和詩人的贊助者。(1492年去世)


1467年:齊格蒙特一世誕辰誕辰,波蘭國王與立陶宛大公。(1548年去世)


1484年:慈運理誕辰,瑞士宗教改革運動改革家。(1531年去世)


1515年:路易十二逝世,法國國王。(1462年出生)


1559年:克里斯蒂安三世逝世,丹麥和挪威國王。(1503年出生)


1600年:蘇格蘭採用儒略曆。


1618年:巴托洛梅·埃斯特萬·牟利羅誕辰,西班牙畫家。(1682年去世)


1638年:後西天皇誕辰,日本第111代天皇。(1685年去世)


1700年:俄羅斯採用儒略曆。


1734年:保羅·列維爾誕辰,美國銀匠、實業家、愛國者。(1818年去世)


1773年:英國牧師約翰·牛頓為奧爾尼新年布道會創作聖詩《奇異恩典》,但與當前版本有所差異。


1782年: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逝世,德國音樂家。(1735年出生)


1788年:倫敦泰晤士報首次出版。


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根據《1800年聯合法案》合併,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180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


1801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朱塞普·皮亞齊在西西里島的天文台發現位於主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穀神星並以刻瑞斯命名,這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


1804年:海地宣布獨立。


1806年:法國共和曆被棄用。


1808年:美國禁止進口奴隸。


1814年:洪秀全誕辰,太平天國領袖。(1864年去世)


1817年:馬丁·克拉普羅特逝世,德國化學家。(1743年出生)


1818年:瑪麗·雪萊的小說《弗蘭肯斯坦》出版。


1823年:裴多菲誕辰,匈牙利愛國詩人、英雄、自由主義革命者,匈牙利民族文學奠基人。1849年在戰場上犧牲,時年僅26歲,他一生中寫下了800多首抒情詩和8部長篇敘事詩,此外還有80多萬字的小說、政論、戲劇和遊記,且有相當部分是在戰火中完成的。裴多菲在匈牙利文學乃至其整個民族的發展史上,都占有獨特的地位。其中「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等詩句,一直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

裴多菲·山多爾
裴多菲·山多爾

1844年:根據《南京條約》,寧波開埠。


1852年:尤金·德馬塞誕辰,法國化學家、光譜學專家。(1904年去世)


1854年:詹姆斯·弗雷澤誕辰,蘇格蘭人類學家。(1941年去世)


1859年:錫袍誕辰,緬甸貢榜王朝末代國王。(1916年去世)


1861年:波費里奧·迪亞斯攻占墨西哥城。


1862年:米哈伊爾·奧斯特洛格拉德斯基逝世,俄國數學家。(1801年出生)


1863年:皮埃爾·德·顧拜旦誕辰,法國國際體育活動家、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現代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1889年5月,他利用萬國博覽會召開體育會議和學生運動會。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1937年去世)

皮埃爾·德·顧拜旦
皮埃爾·德·顧拜旦

1863年:由美國總統林肯公布的《解放奴隸宣言》正式生效,其中包含林肯的聲明:所有脫離聯邦並回到聯邦掌控下的州之奴隸最遲于1863年1月1日後當被解放。


1864年:齊白石誕辰,湖南省湘潭縣人。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國畫家。原名齊純芝,號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農民出身,14歲起作木匠,雕花手藝出眾,結識當地文人請教,自學詩、書、畫、篆刻,27歲兼做畫工,40歲以後到南北各地遊歷,飽覽名山大川,1917年移居北京,以賣畫刻印為生,晚年實現「衰年變法」,在學習石濤、朱耷、徐渭的基礎上,吸收吳昌碩的技法,終於自創一家。他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在篆刻方面自稱「三百石印富翁」。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他為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的獲得者。1957年在北京去世。

1956年的齊白石,鄭景康攝
1956年的齊白石,鄭景康攝

1864年:喬治·華盛頓·卡佛誕辰,美國教育家、農業化學家。(1943年去世)


1873年:日本採用公曆。


1879年:E·M·福斯特誕辰,英國小說家、散文家。(1970年去世)


1880年:拉瑪六世誕辰,泰國卻克里王朝第六位君主,泰國史上首位出國留學的國王。(1925年去世)


1884年:中島知久平誕辰,日本實業家、政治人物。(1949年去世)


1894年:海因里希·赫茲逝世,德國物理學家。(1857年出生)


1894年:曼努埃爾·羅哈斯誕辰,菲律賓第三共和國第一任總統。(1948年去世)


1894年: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誕辰,印度物理學家。(1974年去世)


1895年:約翰·埃德加·胡佛誕辰,美國聯邦調查局改制後第一任局長。(1972年去世)


1901年:英國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西澳洲六個英國殖民地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首任澳大利亞總理為埃德蒙·巴頓。


1904年:程硯秋誕辰,滿族。早年藝名程菊農,後更名豔秋,號玉霜。自1932年起,易名硯秋。他6歲拜榮蝶仙為師,習武功和武生;後改從陳桐雲習花旦,繼而又從陳嘯雲攻青衣。11歲開始登臺,12歲正式參加營業演出。由於拜多家名師,逐步在演出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人稱「程派」,並與梅蘭芳、荀慧生、尚小雲一起被稱為京劇「四大名旦」。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訂西元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改行中華民國曆(陽曆)、以象徵漢、滿、蒙、回、藏共和的五色旗為國旗。


1914年:世界第一條民航客機定期航線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開始運營,航線距離為35公里。


1916年:袁世凱在北京稱帝,改國號為「洪憲紀元」,「皇帝」袁世凱並於新華宮接受百官「朝賀」。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發起新文化運動。


1923年: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


1926年: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9年:國民革命軍編遣會議召開。北伐成功後,各集團軍總司令擁兵自重,1929年1月1日召開的國民革命軍編遣會議。確定全國設8個編遣區,會議通過《國民黨編遣委員會進行程式大綱》,規定:全國軍隊一切權力收歸中央;取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各集團軍和海軍司令部;各軍靜候原地改編;各集團軍無權調動和任免軍事長官。


1933年:中國駐檀香山領事館落成。


1934年:德國實施優生法,能對遺傳病患者強制施行絕育手術。


1942年:美國、英國、中華民國、蘇聯等盟國簽訂《聯合國家宣言》,計劃在二戰後成立聯合國。


1946年:日本天皇裕仁發表《人間宣言》,否認自己的神性,天王的地位從「國家元首」變成「國家象徵」。


1948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1949年:印、巴接受聯合國所提出克什米爾依據國民投票解決歸屬問題的勸告,宣布停戰


1950年:總部設在巴黎的巴黎統籌委員會,正式名稱為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宗旨是推行禁運政策,控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物資。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五計劃開始實行。


1956年:蘇丹獨立,成立蘇丹民主共和國。


1957年:薩爾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歸德國。


1958年:國際天文學界建立了第一個原子時系統。


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成立。


1959年:古巴共產黨取得內戰勝利,建立古巴共和國。烏魯蒂亞任古巴總統,卡斯楚任古巴總理兼古巴革命武裝力量總司令。


1960年:喀麥隆法國託管區宣布獨立,成立喀麥隆共和國。


1962年:西薩摩亞獨立。


1963年:日本最早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在富士電視臺開播。


1963年:香港警察隊少年罪犯調查組成立。


1965年: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的巴勒斯坦武裝鬥爭開始。


1970年:UNIX時間的開始。


1972年:奧地利籍庫爾特·瓦爾德海姆成為聯合國第4任秘書長。


1978年:印度航空855號班機從孟買起飛後墜海,213人死亡。


197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島、二膽島等島嶼的炮擊。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相互承認並建立中美關係,同時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


1982年:秘魯籍佩雷斯·德奎利亞爾成為聯合國第5位秘書長。


1983年:TCP/IP協議正式取代舊式網路協定。今後凡是符合TCP/IP協議的網路架構都稱為「網際網路」。


1984年:蘇聯開通從西伯利亞到西歐的天然氣管道,向法國輸送西伯利亞天然氣。


1984年:汶萊獨立。


1985年:陳立仁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書開始在中國各地陸續發行。


1986年:阿魯巴島正式脫離荷屬安地列斯,升格為荷蘭王國下屬的自治國。


1988年:中國北京天安門城樓正式向中外遊人開放。


1992年:埃及籍布特羅斯·加利成為聯合國第6任秘書長。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


1993年:香港蘭桂坊發生人踩人慘劇,釀成了21死62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