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陸高考,疫下千萬人群聚,當局應對驚人!仝卓自爆上戲校內幕,歧視面面觀。



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聞看點,我是李沐陽。

今天是7月7日,星期二。


大陸高考第一天,貴州安川傳出不幸的消息。中午12點時分,一輛載有高考學生的公交車衝入虹山水庫。截至發稿時止,已經造成21人死亡,16人受傷。


由於持續降雨,湖北汛情告急,全省有1081座水庫超過警戒線。湖北天門市在今天下午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指漢北河天門城區段水位將突破29.3米警戒水位。


每日郵報昨天報導,中共企圖通過操縱英國精英人物支持華為。英國情報局在一份情報中列出了幾位英國高層精英,其中包括倫敦郡長肯尼斯·奧利薩爵士(Sir Kenneth Olisa)、英國電信前董事長邁克·雷克爵士(Sir Mike Rake)等五名英國貴族或政府官員。


下面進入今天的話題。今天是中國高考的第一天,儘管南方洪水泛濫,儘管有的考點已經被水淹了,但是上千萬的莘莘學子們還是要堅持趕考。因為一年才有一次,對農村學生來說,這或許是為數不多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


上千萬學生的命運又一次被擺上了天平,但是這個天平真的公平嗎?對今年的上千萬考生來說,除了像往屆考生一樣面臨著三類歧視,今年又至少多了一份難度。

千萬人競考

如果不是中共病毒的作祟,每年一度的高考通常在6月7日到9日進行。在瘟疫面前,當局將千軍萬馬競過獨木橋的比賽整整推遲了一個月。


說千軍萬馬競過獨木橋並不誇張,中共教育部早先在報告中說,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總數是1071萬,比去年增加了40萬。全國各地設置的考場,也恰好是40萬個。


昨天(6日),中共官媒中國日報英文版發出一篇報導,稱所有的考生「將近90%會被錄取」。不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上全國一流學校,至於被視為中國頂尖大學的清華、北大,每年分別只是招收3000名高中畢業生入學。


作為中共官方媒體,中國日報的內容是受到當局嚴格審查的。美國之音引述批評者指出,它在新聞報導中,刻意迴避了中國公眾最關切的重要教育問題。

三大歧視

公眾最關切的重要教育問題,其實也是有關教育的基本問題,這是被不知道多少億中國人反覆抱怨的,其中就包括中共的教育制度和它的高考制度。

人們抱怨,是因為這兩項制度的不公平,造成了對不同地區考生的三大歧視。

歧視之一:城鄉教育投入嚴重失衡

第一大歧視是源自於中共的教育資源傾斜。這個教育資源傾斜並不是像中共教育部長袁貴仁所說的,「一直堅持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


袁貴仁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中共從1998年開始了對農村學生的擴招,這似乎成了袁貴仁的一個論據。


還是那句話,中共是缺啥喊啥。事實是,中共對教育的投入,主要用在了北京等大城市地區。無論是辦學條件、教育經費還是師資配備等,資源配置明顯優於農村和中小城市。


身為浙江省政協委員陳贇曾撰文指出,中共將有限的教育經費主要集中在城市,原本更需要扶持的農村教育,得到的資源遠遠少於城市。從1993年到2005年的13年件,農村教育經費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更低於城市水平。


其實就是現在,中共對農村的教育經費投入也一樣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有批評者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共大規模向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傾斜教育資源。這種教育資源分配政策,實際對農村和中小城市構成了「嚴重歧視」。


歧視之二:高考錄取的政策性歧視

大學擴招,似乎增加了學生的入學名額,但農村學生更多的人是去了專科院校。換句話說,農村學生主要是分佈在非重點的地方院校。


中國農業大學曾經主要面向農村學生招生,但是2011年,一個班級30多人,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還不足10人。


清華、北大更不用說,這個比例更低。1978年到1998年,北京大學的學生中,居住地在農村的大約是20-30%。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以後,農村戶籍新生的比例被腰斬,一直保持在10-15%。


對清華大學2010級的調查顯示,農村學生只佔總數的17%。而當年參加高考的農村考生比例是62%。


上海財經大學2001年也做過一次大型抽樣調查,對31個省市區10000多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收回的8270份問卷中顯示,76.2%的大學生是來自城市,23.8%來自農村。



這是由於名牌重點大學對全國各地考生施行分配名額制度,而不是按照分數錄取。批評者指出,這是對農村和中小城市的考生第二次嚴重的政策性歧視。


就是說,不同地區的考生,即使考出了同樣的分數,但是命運卻不一樣。名校對不同地區,給出了不同的錄取分數線。就是說,農村和中小城市的學生要想考入大城市名校,必須要比大城市的考生高出很多分,才有可能被錄取。


以2015年為例,北京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的概率是廣東考生的30倍。就是說,1萬個人中,北京的考生會有106.62人被錄取,而廣東萬名考生中,只有3.65人被錄取。



其實,通過中共官員的一番話,也可以看出中共對農村學生的歧視。中共政協委員、北京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2011年明確表示,「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歧視之三:官場優於平民

在中國大陸,中共官員都有比普通百姓的優越感,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說是優越感,其實就是中共官場的腐敗。而這種「優越」的腐敗,早已蔓延到了學生群體。


中國百姓有很多抱怨,當權者以各種黑箱作業或巧立名目,使自家人或者中共當局特意培養的人得以擠佔本來就非常稀缺的教育資源。黑箱作業的方式包括招收假留學生、特招生和內部招生。


假留學生,就是指有錢、有權、有勢人家的學生,以外國人身份報考北大、清華這一類名校。不用參加高難度的考試,就能夠輕鬆入學。


特招生是指有一些特長的學生。有特長的學生會得到加分獎勵,所以很多家庭在這方面沒少下功夫。


內部招生,指的是招收來自中共官員家庭的學生,或者是在中學擔任中共線人的學生。學校通過內部渠道,將他們招入學校。


中共就是通過種種內部運作,把一些本來得到機會的農村家庭孩子,硬生生退下了獨木橋。然後把他們的名額,給了內部人。


大陸有個叫仝卓的影視演員,也是小有名氣的歌手,他就自爆時通過各種手段上的大學。


在5月22日的網絡直播中,仝卓談到了自己的高考經歷。他說「我當時也有點較勁,我當時非要考這個大學,考不上我就再來一年。但是這個大學只招應屆生,然後我就搞了很多很多所謂的(手段),然後我就成了應屆生」。


仝卓說的大學,是中央戲劇學院,也是一所名校。他說的很多很多手段,當然就是中共內部運作。但是把復讀生身份變成應屆生,沒有過硬的關係是做不到的。人們發現,他的繼父當時是山西臨汾市人大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


這就是中共官場型態:朝中有人好做官。還有一句話: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言外之意,考得分多少並不重要,只有家裏有人有關係,一樣上大學,而且會上好的大學。


這種官場腐敗,就是對普通家庭考生的嚴重歧視。


像這種內部運作的事例,前不久我們也曾說過陳春秀和苟晶,這是兩例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典型,現在網絡上炒得非常火熱。但她們只是被無意間發現了,沒曝光的還有多少呢?這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還將是個謎。


說到這,要說個有意思的事。苟晶被冒名頂替的事在網上發酵後,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批評她是自我炒作等等。

結果引起了前央視名嘴崔永元的砲轟,直接稱呼胡錫進「胡叼盤」,什麼角度都能叼,斥責他「不怕生孩子缺零件啊」。


額外難度:瘟疫下的群聚

除了上面的三大歧視,今年的考生似乎比往年更艱難。對南方省市的考生來說,首先要克服洪水的威脅。網友發出視頻說,安徽黃山歙縣二中的考點被淹了,但是考生們仍然要到這個考點參加考試。不過有最新消息說,原定的語文和數學科目考試,因為洪澇影響而延期進行。


除了洪水,更大的難度歧視還是瘟疫。這次高考,是中國大陸疫情在宣傳平穩、舒緩後的最大規模群體性聚集。


面對疫情威脅,各地當局紛紛採規定戴口罩之類的防疫措施。考生同樣是憑身分證、准考證入場,但境外或者外地考生如果沒有達到14天隔離觀察,需要提供考前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然後進入考場。


這種粗陋的要求,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傳播嗎?我們早在節目中說過,病毒早已產生了變異,傳染力更強了,而且潛伏期也更長,最長的達到90天。


所以說,在於疫情未退的情況下,這是中國大陸考生的一個巨大難度:既要參加考試,同時又提防被病毒感染,可謂是雙重煎熬。


大陸考生的擔心

6月29日,一位大陸應屆考生給我們發來郵件,非常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擔心。這位同學今年是復讀,對於臨近高考,他既不激動,也不期待,而是「充滿了恐懼與絕望」。


信中表示,在這個疫情爆發的大環境下,自己提心吊膽的活著。在發郵件的前兩天,當地招生辦通知,每個考生都要到指定醫院做核酸檢測,並填寫考生個人健康狀況承諾書。


這時候,他開始緊張了。因為有很多考生是從外地回來的,有北京、遼寧、河北等地方回來的。而他所在的城市沒有硬性標準讓這些人隔離14天,只需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的陰性證明。


中共的核酸檢測準,大家都了解它的準確度。這位同學也知道,即使做核酸檢測,也有假陰性。前不久就有一則消息,有一名患者,之前檢測了9次都是陰性,但最終還是確診了。


這位同學很擔心,因為大量的人在同一個地方,一待就是幾小時。而且學生們在進考場時,需要做面部識別,要摘下口罩。所以他很擔心,因為這樣將使病毒傳播的機率極大的增加。


信中表示,他的第六感告訴他,很有可能因為這個高考,因為中共政府不負責任的作為,將引起很多家庭的悲劇。短期內也許看不出什麼,但是7月末和8月呢?「一旦學生出了事,將有多少家庭破碎啊!」


他擔憂的表示,全國上千萬的考生,為了高考聚在一個地方。也有很多家長陪考,「這麼大的人員流動量,想平安無事都難」。他說「沒辦法安慰自己說不會有事,因為我知道事實的真相,自欺欺人只會帶來更大的悲劇」。



是祝福?是告誡?

高考,牽動著許許多多人的視線,不僅是學生們的家長,幾乎社會各界都在關注著。

今天看到這麼一張照片,7名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的女醫護,一起向高考的學生們表達祝福。但是內容卻讓人頗有感觸。


站立的4名醫護人員,手裏拿的字符是「高考加油」,這是很多人為考生加油打氣的一句話。但是前排蹲在地上的三名醫護,手裡的字符寫的是「別學醫」。這七名醫護每個人的眼睛位置還貼著2個小的字符,都寫著一個眼淚的「淚」。